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3400号(农业水利类289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03400

(农业水利类289号)提案答复的函

吕心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土地集约经营盘活撂荒耕地的提案》收悉。经商自然资源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出台土地撂荒约束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耕地撂荒浪费了宝贵的耕地资源,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撂荒耕地利用。加大宣传方面,既宣传普及耕地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又积极推广保护耕地先进典型和经验,还公开曝光违法违规用地典型案例,努力提高全社会依法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取得积极成效。摸清底数方面,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中,自然资源部对全部耕地图斑进行了种植属性标注,分别标注为“种植粮食作物”、“种植非粮作物”、“粮与非粮轮作”、“休耕”、“林粮间作”和“未耕种”。其中,“未耕种”是指不在耕地休耕范围内,可直接恢复耕种的无种植行为的耕地(包括轮歇地)。该数据可为开展耕地闲置、撂荒等情况分析提供参考。加大政策激励方面,农业农村部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支持农民复耕撂荒耕地。落实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适时启动收购,增设收购网点,避免农民卖粮难。进一步提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针对性和导向性,对长期撂荒耕地停止发放补贴,待复耕复种后重新纳入补贴范围。鼓励地方出台利用撂荒耕地种粮的支持政策,重点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撂荒耕地种粮给予补助。对返乡留乡农民工利用撂荒耕地发展粮食规模经营和特色种养的,优先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和信贷支持。自然资源部加大耕地保护补贴政策激励,探索建立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激励机制,调动农民保护耕地和种植粮食的积极性。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将进一步加强政策激励,持续推进撂荒地盘活利用,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传播优势,创新形式,提升效果,动员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主动参与撂荒耕地治理工作,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土地、人人保护耕地的良好氛围。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及时掌握耕地利用情况,分析判断撂荒等情况的发展变化趋势,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关于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为解决农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问题,2019年,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2021年初,在28个省份部署开展了446个以乡镇为单元的试点,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生态保护修复,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其中,在农用地整理方面,统筹推进低效林草地和园地整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现有耕地提质改造等,解决耕地碎片化,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田生态,促进耕地集中连片。农业农村部将具备条件的撂荒耕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加大投入力度,配套完善灌排水、输配电、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基础设施,提升宜机作业水平。对因灾损毁的撂荒耕地尽快修复,恢复生产。结合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尽快恢复撂荒耕地肥力,提升产出水平。

  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稳妥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持续跟踪指导地方做好试点各项工作,认真梳理总结试点经验,提炼形成全国层面行之有效的意见建议。农业农村部将加大政策支持,加强资金保障,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保护提升,通过进一步提高投入标准,不断提升农田设施配套水平,更好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

  三、关于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一是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印发《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明确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具体规范。指导各地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完善土地流转监管机制,推进土地流转信息化管理手段建设,确保规范有序流转土地。二是加强装备支持。组织有关行业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创新产品实地验证,不断改进产品性能品质,提升质量可靠性。开展无人农业作业试点,积极推动智能农机和智慧农业协同发展,一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进展。三是激活土地要素。会同有关部门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指导地方探索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让农民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盘活农村撂荒耕地资源。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健全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法规,引导规模经营,总结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装备水平。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促进农村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四、关于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机制。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聚焦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加快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04万个,年服务面积超过18.7亿亩次,服务带动小农户8900多万户。2023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服务专业户、农业服务类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等开展社会化服务,推动发展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促进提高技术到位率、扩大服务覆盖面,推动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指导各地培育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管理、技术、装备、人才等方面强化能力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发展。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23年8月29日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ZZYGLS/202309/t20230905_6435842.htm

阅读全文
0

评论0

请先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