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保护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经商教育部、国家文物局,现答复如下:
中华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孕育形成并留下了形态多样、内涵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是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宝贵财富。目前,已分6批认定了1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在29个省份151个县(市、区),涉及40多个民族,包括60多种农牧业物种和各类农业生态类型。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关于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化,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就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连续作出部署;农业农村部出台《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形成了县市申报、省级推荐、部级认定的机制,完善遗产地责任落实和保护传承规划实施的工作机制。二是推进地方立法实践。农业农村部推动遗产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立法实践,压实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责任,加强核心要素保护。据初步统计,各地已出台《兰州市什川古梨树保护条例》、《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10余部,《宣化传统葡萄园保护管理办法》、《涉县旱作梯田农业系统保护管理办法》、《广东省茂名市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办法》等行政规章40余部。三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挖掘认定中,要求申报单位加强农民保护传承意识培育,将农民群众认知度、参与度作为重要的申报条件,重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夯实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群众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挖掘认定工作,持续推进地方立法实践,压实保护传承责任,有效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关于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常态化
一是强化政策协同。农业农村部积极推动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纳入《“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和长江、黄河、长城、长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国家文物局报请将兴化垛田、凤堰古梯田等农业文化遗产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动将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更新中将农业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类别予以重点关注。二是推进转化利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指导试点县(市、区)探索农业文化遗产转化创新利用的新路径、新办法,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激发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活力。三是推广典型案例。总结广西龙胜龙脊梯田系统等农业文化遗产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典型案例,加强展示推广,为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经验借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推动形成保护传承工作合力,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遗产地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三、关于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科研与人才培养工作
一是加强学科专业和人才队伍建设。教育部支持安徽农业大学自主设置农业文化管理二级学科点、南京农业大学将“农业文化遗产学”列入文化遗产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加快培养农业文化遗产领域紧缺人才。二是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科研创新。农业农村部成立第二届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加强对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创新、挖掘保护、转化利用和科普教育等工作的支撑。教育部在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项目中资助设立“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研究”等80余项课题,形成《多维度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构成研究》、《徽州古村落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模式研究》等高水平研究成果。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农业文化遗产领域科研创新和紧缺人才培养,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相关内容纳入专业和课程建设范畴,鼓励高校开展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提升农业文化遗产领域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四、关于加大宣传科普力度,明晰农业文化遗产内涵
一是开展宣传展示。农业农村部组织“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系列宣传,推出“农小萌”卡通形象、制作系列科普微动漫短视频、举办专题展巡回展等,展现新时代农耕文化的魅力风采,引导社会提升保护传承自觉意识,营造关注、关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良好氛围。二是指导遗产地举办形式多样的农耕节庆活动。指导各遗产地依托中国农民丰收节、“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等,结合农时、节气,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农耕民俗文化活动,多渠道、全媒体宣传展示农耕智慧,弘扬农耕文化。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挖掘认定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等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农耕文化,让更多群众了解、关注农业文化遗产,推动形成保护传承合力。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23年8月24日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ncshsycjs/202308/t20230829_6435381.htm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