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7566号建议的答复

王颖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通“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建议收悉。经商商务部、供销合作总社、国家邮政局,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推进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近年来,我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2019年,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瞄准农产品电商上行的难点痛点,通过工程实施,探索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优化提升产业链。2020年,我部印发《“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工作方案》,在全国遴选110个县(市、区)开展工程建设试点,鼓励地方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广泛调动电商企业、互联网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对试点地区给予市场投资、流量倾斜和服务支持,探索形成了一批“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典型模式。同时,推动将“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纳入《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等文件,统筹推进相关工作。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广泛应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二、关于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
  一是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2014年以来,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累计支持1489个县。建设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扩大电商在农村地区的应用,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共同配送,整合邮政、供销、商贸、快递等资源,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支持邮政、供销、农村传统商贸流通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化、连锁化转型升级。截至2022年底,支持建设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超2800个;农村网商数达1750.3万家,同比增长8.5%。2022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2.17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313.8亿元,同比增长9.2%。二是支持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020年起,我部会同财政部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藏设施建设项目,累计支持约3.6万个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7.5万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1800万吨以上。支持350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三是实施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动。我部联合相关部门发起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组织大型电商企业参与,2022年活动期间相关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合计超过507亿元;组织全国大型批发市场、采购商、流通企业等主体与脱贫地区紧密对接,开展23场产销对接活动,累计销售农产品超过290亿元。商务部指导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举办500多场各类形式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帮助销售农产品超过340亿元;2023年举办第五届“双品网购节”,带动全国网络零售额达7102亿元,同比增长14.5%。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推动优质特色农产品产销顺畅对接,助力农产品上行。
  三、关于培育农产品网络品牌
  我部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创设,农业品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与发展。我部大力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与产业发展,将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做好“土特产”文章、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内容。2019年起,我部联合财政部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截至2022年底,共支持88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建成核心生产基地2428个、特色品种繁育基地1284个,扶持了149个国家级脱贫县、4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形成了一大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二是加快精品培育。2022年,启动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根据产业规模、品牌基础、市场消费和国内外影响力等要素,分品类分梯次分年度培育一批产业优势领先、市场空间潜力大、文化底蕴深厚的农业精品品牌。2022年首批发布五常大米、洛川苹果、西湖龙井、盐池滩羊、盱眙龙虾等75个区域公用品牌,建立核心授权企业及产品名录,支持开展优势链条对接,组织全媒体宣展和海外推广,加强金融支持,全面提升农业品牌竞争力影响力。三是加强包装标准化建设。国家邮政局陆续制定发布《冷链寄递保温箱技术要求》、《邮件快件限制过度包装要求》、《农产品寄递服务及环保包装要求》行业标准,并启动《生鲜快递包装基本要求》标准研制任务,提升农产品寄递服务质量和包装环保水平。四是加强电商人才培育。我部会同中组部举办农业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电子商务专题培训班。截至2022年底,共举办25期电子商务培训班,培训农村电商骨干人才2500余人。商务部在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上线面向社会公众的数字商务精品课程,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发“数商兴农”云课堂,会同财政部设立农村电商公开课,依托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等,加强对具备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合作社社员等的实操技能培训。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相关部门以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引导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推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塑强一批精品区域公用品牌,带动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乡村振兴。
  四、关于健全城乡寄递物流体系,助力农村电商发展
  近年来,国家邮政局等部门深入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项目,助力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一是细化工作部署。2021年、2022年分别印发《国家邮政局关于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工程的通知》、《2022年“快递进村”工作要点》等,明确工作重点,完善推进措施。2022年印发《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快递进村”工作的通知》,重点督导西部12省局加快工作进度。今年,印发《2023年邮政业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工作部署。二是加快建设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在建制村全部直接通邮的基础上,实现95%的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在服务电商和现代农业、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累计培育快递服务现代农业超千万件金牌项目117个,有力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加强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国家邮政局会同商务部等部门,推进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创建活动,力争年内形成100个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300个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更好发挥邮政快递服务农村电商的主渠道作用。同时,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与农企、农商、农超、农社等加强对接,推广“寄递+电商+农特产品+农户”模式,培育更多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品牌项目,打造农特产品出村直通车,更好服务农产品上行。
  下一步,国家邮政局将不断健全城乡寄递物流体系,进一步畅通农产品上行的寄递渠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创建活动,促进农村市场双向流通,助力农村电商发展。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23年8月10日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SCYJJXXS/202308/t20230815_6434313.htm

阅读全文
0

评论0

请先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