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旺盛等4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种业发展支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支持生产基地建设
为贯彻落实中央种业振兴行动关于种业基地提升的工作部署,我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不断加大育制种基地建设支持力度。一是优化基地建设布局。2021年以来,贯彻落实中央稳粮扩油及重要农产品的保供要求,我部优化调整国家级种业基地布局,健全了由216个农作物制种基地县、262个畜禽核心育种场组成的国家级良种繁育体系,实现粮棉油糖、果菜茶药、猪牛羊禽等基本覆盖。其中,在内蒙古自治区共认定赤峰市松山区等8个农作物制种基地县,遴选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15个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涵盖玉米、大豆、马铃薯、生猪、肉羊等重要物种。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十三五”以来,我部联合财政部通过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安排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制种基地建设,全面改善种子生产设施条件,完善产业链条,提升基地发展水平。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我部联合印发《“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围绕资源保护、育种创新、测试评价、良种繁育四个环节,在内蒙古自治区布局了一批项目,目前已安排中央资金支持马铃薯育种创新等10个项目。安排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开展生产性能测定,持续推动重要畜禽品种改良提升。三是加强工作指导力度。印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种业基地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优化调整实施制种大县奖励政策的通知》,就基地建设、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实施提出明确要求。督促指导包括松山区在内的有关基地县制定了基地5年发展规划和制种大县奖励年度资金使用方案,推动基地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支持种业研发创新
近年来,我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门不断强化政策扶持,支持内蒙古提升种业研发创新能力。一是支持参与创新攻关项目。在农业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对推进内蒙古科研育种创新作了充分考虑和安排。在国家育种联合攻关中,支持内蒙古三瑞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开展向日葵育种联合攻关。二是支持优势企业创新发展。我部根据科研能力、市场规模、发展潜力等指标,将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遴选为国家种业阵型企业,推动与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种业基地对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支持科研队伍建设。通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内蒙古地区选聘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涉及玉米、小麦、大豆、糖料、牧草、马铃薯、大麦青稞、谷子高粱、燕麦荞麦、肉羊、肉牛牦牛等25个产业,投入中央财政经费,支持专家在遗传育种、栽培养殖等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技术研发与集成,不断强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
三、关于支持种质资源库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种质资源较为丰富,我部高度重视、长期支持内蒙古自治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一是支持开展种质资源普查。落实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参与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组织开展了94个县(市、区、旗)的面上普查征集和27个县(市、区、旗)的调查收集,共征收集资源5627份。二是支持建立国家级保护单位。我部先后在内蒙古确定了国家蒙古牛保种场、国家饲料微生物种质资源库等12个国家级保种场(区、库),明确了保种任务和主体责任,2023年通过中央转移支付项目安排经费支持开展保种工作。三是支持改善种质资源保护设施条件。通过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在内蒙古自治区布局4个资源保护项目,目前已安排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建设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苏尼特羊种质资源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蒙古牛种质资源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肉羊种质资源保护等3个项目。内蒙古及赤峰市可在国家级资源库(圃)建设的基础上,按照确有必要、条件具备、规模适度、避免重复的原则,科学谋划省级种质库建设。
下一步,我部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结合内蒙古种业发展实际,进一步强化业务指导,加大对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基地建设等重点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动内蒙古种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农村部
2023年7月26日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nybzzj1/202308/t20230809_6433874.htm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