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7478号建议的答复

郭文标等6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全国一盘棋、养护中国海的建议收悉。经商中央编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明确一大战略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强化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在进行海洋渔业相关制度顶层设计时,将保护和修复沿海渔场等重要渔业水域渔业资源予以统筹考虑。国务院于2006年和2013年分别印发《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和《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7年经国务院同意我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内渔船管控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均明确加强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2022年我部印发《关于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近期(2025年)和中远期(2035年)目标。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加快推进渔业现代化的政策文件,拟进一步明确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相关目标和措施等,将海洋渔业资源养护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渔业重点工作予以部署。

    二、关于落实两大制度

    (一)落实沿海生态修复制度

    近年来,相关部门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立足各自职责共同推进沿海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自然资源部编制印发《十四五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行动计划》,联合有关部门印发《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发布《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生态环境部会同我部等有关部门编制实施《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我部坚持并不断完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加强涉渔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涉渔生态补偿制度措施落实。财政部2022年安排中央财政资金40.46亿元,重点支持16个沿海城市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二)落实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

    《通知》规定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提出到2020年国内海洋捕捞总产量减少到1000万吨以内,并规定了海洋捕捞产量分省控制指标。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再次强调不得突破分省控制目标。2020—2022年每年国内海洋捕捞总产量950万吨左右,各省份捕捞产量均未突破2020年分省控制目标。为推进捕捞限额制度实践,自2017年起组织沿海省份开展伏季休渔期间专项捕捞,并稳妥有序扩大范围,加强海洋渔业资源合理利用。为加强海洋幼鱼资源保护,2018年印发《关于实施带鱼等15种重要经济鱼类最小可捕标准及幼鱼比例管理规定的通告》;2021年会同财政部制定实施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补贴政策,鼓励海洋捕捞渔船开展负责任捕捞;《指导意见》提出要强化渔获物管理,限制饲料生物捕捞,禁止专门捕捞幼鱼用于养殖投喂和饲料加工。

     三、关于实施三大工程

    (一)关于产能压减

    近年来,我部认真落实海洋捕捞渔船双控制度,积极推进海洋捕捞渔民减船转产,抓住《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修订之机,重点压减老旧、木质渔船以及双船底拖网、帆张网、三角虎网等对渔业资源破坏程度较大的渔船,取得了一定成效。《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科学实施减船转产,支持渔船更新改造,逐步淘汰老旧、木质渔船,鼓励建造新材料新能源渔船。2021年联合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渔业发展支持政策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决定十四五期间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继续支持近海渔民减船转产、支持水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设施设备建设以及支持底拖网、帆张网、三角虎网更新改造为资源友好型渔船等。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加强规划引导、支持科研攻关等,积极发展安全环保节能的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渔船。

    (二)关于渔业转型

    《通知》要求鼓励创新捕捞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培育壮大专业渔村、渔业合作组织、协会等基层服务和管理组织;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大中型渔船加入渔业合作组织、协会或公司管理。2017年以来,山东、浙江等沿海省份开展海洋渔业资源限额捕捞试点,实施伏季休渔期间专项捕捞,积极探索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管理新模式。《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动国内海洋捕捞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分品种、分区域捕捞限额管理试点,优化捕捞生产作业方式;提高捕捞业组织化程度,支持海洋大中型捕捞渔船公司化经营、法人化管理。

    (三)关于渔民培育

    12米以下小型海洋捕捞渔船所有者多为生计渔民,总体捕捞能力不强,生计渔业对保障生计、促进就业、传承渔文化、繁荣渔区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部高度重视生计渔民权益保护,正在谋划推进渔船管理改革,将进一步明确央地管理界限,推进分级分类管理。对于大中型海洋捕捞渔船,将从总量控制、审批管理等方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组织化发展。同时,进一步下放小型海洋捕捞渔船管理权限,压实地方责任,统筹做好发展生产、保障生计、保护资源等相关工作。针对捕捞力量不足的实际,支持捕捞业向机械化发展。

    四、关于建设四大海洋国家公园

    202211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林草局会同财政部等4部门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在黄河出海口、东海海洋区、南海海洋区分别布局了黄河口、南北麂列岛、热带海洋国家公园候选区。考虑到珠江口海域已建立了以中华白海豚、红树林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且该区域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经济发达,暂未列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国家公园空间布局实行动态开放的候选区机制,对未纳入的自然保护关键区域,经科学评估,可按程序增补为国家公园候选区。

    五、关于开展五大行动

    2017年以来,我部持续开展中国渔政亮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聚焦海洋伏季休渔、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涉渔船舶审批修造检验监管等重点任务,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2022年各级渔业渔政主管部门和渔政执法机构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80.5万人次、车辆63.8万辆次、船艇26万艘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5.2万件,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1.9万艘、绝户网”80.2万张(顶)。

    关于执法保障。垂直管理有利于提高执法效能,目前海警机构和部分沿海省份的海洋渔业执法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建议中提出的深化海洋渔业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国家海洋委员会、推动海上综合执法改革,属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大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范畴,需要根据《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统筹研究。我部2021年印发《关于加强渔政执法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渔政执法队伍建设。同时,积极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修订,以适应当前海洋渔业管理需要。加强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宣传,努力讲好中国渔业故事。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大食物观,进一步加强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尤其是加大重点渔场渔业资源保护和修复,严格执行海洋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继续实施海洋捕捞渔民减船转产,强化海洋渔业执法监管,促进海洋捕捞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感谢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010-59192934

                                                                                                                                               农业农村部

                                                                                                                                              2023727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YYJ/202308/t20230817_6434440.htm

阅读全文
0

评论0

请先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