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建设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可运用到生产、开发设计、管理等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

方法。作为一个企业能不能在市场竞争当中取胜,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能不

能在市场竞争当中发挥作用,这决定标准化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存在价值。

1、标准化建设阶段步骤

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企业标准化工作要攀登三个台阶,要走“三步曲”。

第1步,制定好能确切反映市场需求,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标准;

第2步,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有效的标准体系;

第3步,把标准化向纵深推进,运用多种标准化形式支持产品开发。

2、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

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

范化建设。

组织机构、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人员教育培训、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作业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方面

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

建筑标准化

标准化工地建设标准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200706050106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围挡、大门、出入口和门卫设置标准3第三章施工信息牌标准5第四章环保控制标准7第五章安全防护标准12第六章消防设施标准16第七章工地临建设施标准17第八章综合管理标准22第九章检查考核标准23第十章附则24第一条为保护城市环境,彰显南京轨道交通工程工地建设特色,促使施工现场达到现场整洁、设施规范、标牌齐全、环保达标等的文明施工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规定,结合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实际,制定本标准。第二条标准化工地建设是将工地管理工作内容具体化、定量化、系统化,把现场布置、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等转化为工作标准,实现现场“规范化”、布局“科学化”、培训“经常化”‘、生活“秩序化”。第三条现场整洁是指施工现场场坪平整,各种材料、设备、机具等分类码放、整齐,并覆盖防雨和符合安全文明要求,观感好。第四条设施规范是指工地、临时办公和生活区等设施设置规范,并符合安全、文明、消防等要求。第五条标牌齐全是指工地、仓库、驻地等主要场所均设置了安全警示牌和工程信息牌等,各类标牌规范、统一。第六条环保达标是指责任区域内噪声、扬尘、硬化、覆盖、排污、烟尘等符合环保要求。第七条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为建设公司)负责本标准的制定,各项目部和相关处室负责本标准的实施,质安处负责本标准执行情况的督查和监管。第八条(二)可移动围挡(新型围挡)(二)第二十二条(二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标准化工作指的是什么意思?

企业为组织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 步,提高经济效益而制订标准、组织其实施并进行监 督工作的总称。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按标准 的内容不同,分为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管理标准。 企业中实施的标准,除企业制订的标准外,还包括国 家标准和专业标准(即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专业 标准,企业必须遵照执行。没有国家标准或专业标 准的,企业可制订企业标准,并报有关部门备案。已 有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企业也可制订严于国家 标准或专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为 了开拓国外建筑市场,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建筑企业 应积极采用有关的国际标准。

建筑标准化

什么是建筑标准化?为什么国家要实行建筑标准化

就是国家规定的标准。没有标准怎么能行

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标准化五个一具体内容

一是“绘好一张责任区图”;

二是“管好一批重点项目”;

三是“用好一个管理平台”;

四是“建好一个样板工地”;

五是“开好一次集中培训”。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很简单:我公司认为本工地达到了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要求,特此申报。

建筑标准化

施工现场的标准化有哪些

标准化工地建设的目的是建立包括施工管理规范化、管理流程程序化、场容场貌秩序化等在内的一系列项目标准化管理体系。在工作中,有了规范和标准,我们的安全和质量就会有保证,场容场貌就会整洁文明,创新成果才会不断涌现;在生活中,有了规范和标准,我们的生活环境就会美丽舒适,举止就会得体文明,精神面貌就会积极向上。一句话,标准化工地建设是一种科学的、文明的管理体系。

标准化工地建设也是一次为员工办实事的工程。项目上为员工统一配制了办公用品、生活用品、服装、体育娱乐器材等,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不但更加美丽舒适了,在工作之余我们也有了放松娱乐的地方。可以说,员工是标准化工地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标准化工地建设为我们的企业和个人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对它说“不”字,把它当作一种形式呢?我们应积极拥护、支持、参与标准化工地建设,为把我们的工地和家园建设的更加美丽舒适而努力。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企业系列标准的贯彻控制,要求施工企业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突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系统目标,即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标的落脚点也都是在施工现场。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是事故隐患多发地段,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加强工程操作的系统性推行。另外,在施工现场的改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为施工企业节支增收。工期的拖延或赶工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安全和成本因素。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合同履行率,能确立企业信誉,保证企业效益。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二、土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着促进与保证作用,因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安全的统一。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主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在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或避免事故,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标。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预防为主,首先是端正对生产中不安全检查因素的认识和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共同的事,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气、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坚持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其管理就意味着是不断改进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新的危险因素。需要不间断地摸索新的规律,总结控制的办法与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施工区及环境区的环境卫生管理,从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要有完善的文明施工方案,包括有健全的施工指挥系统和岗位责任制度,工序衔接交叉合理,交接责任明确;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是该工地乃至所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水平的综合体现,通过以上措施,能将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安全管理主要是关于防火、禁止乱搭接电线、戴安全帽、脚手架搭设、安全带使用等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需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日日抓,天天讲,多培训学习,防患于未然。总而言之,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操作工人,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现场管理的难度较大。参考的规范有:

(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4)《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

(5)《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 146-2004);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

(7)《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

(9)《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 160-2008);

(10)《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 5144-2006);

(11)《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 10055-2007);

(12)《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

(13)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