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类别如何划分
建筑工程类别划分:按工业建筑工程、民用建筑工程、构筑物工程、单独土石方工程、桩基础工程、装饰工程分列并分若干类别。
(1)工业建筑工程:指从事物质生产和直接为物质生产服务的建筑工程。一般包括:生产(加工、储运)车间、实验车间、仓库、民用锅炉房和其他生产用建筑物。
(2)民用建筑工程:指直接用于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非生产性建筑物。一般包括:住宅及各类公用建筑工程。
(3)构筑物工程:指与工业或民用建筑配套、或独立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工程。一般包括:烟囱、水塔、仓库、池类等。
(4)单独土石方工程:指建筑物、构筑物、市政设施等基础土石方以外的,且单独编制概预算的土石方工程。包括土石方的挖、填、运等。
(5)桩基础工程:指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不能满足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稳定要求,而采用的一种深基础。主要包括各种现浇和预制混凝土桩及其他桩基。
(6)装饰工程:指建筑物主体结构完成后,在主体结构表面及相关部位进行抹灰、镶贴和铺挂面层等,以达到建筑设计效果的装饰装修工程。
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
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现代的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
具有朴素淡雅的风格,主要以茅草、木材、砖瓦为建筑材料,以木架构为结构方式(柱、梁、枋、檩、椽等构件),按照结构需要的实际大小、形状和间距组合在一起。这种建筑结构方式反映了古代宗法社会结构的清晰、有序和稳定。
由于木质材质制作的梁柱不易形成巨大的内部空间,古代建筑便巧妙地利用外埠自然空间,组成庭院。庭院是建筑的基本单位,它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既是人工的,又是自然的,可以俯植花草树木,仰观风云日月,成为古人“天人合一”观念的又一表现,也体现了中国人既含蓄内向,又开拓进取的民族性格。
古代稍大一些的建筑都是由若干个庭院组成的建筑群,单个建筑物和庭院沿一定走向布置,有主有次,有重点有过渡,成为有层次、有纵深的空间,呈现出一种中国人所追求的整体美和深邃美。
其中宫殿、寺庙一类比较庄严的建筑,往往沿着中轴线一个接一个地纵向布置主要建筑物,两侧对称的布置次要建筑物,布局平衡舒展,引人入胜。
扩展资料:
建造一项工程设施一般要经过勘察、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需要运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土力学、工程力学、工程设计、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工程机械、建筑经济等学科和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领域的知识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力学测试等技术。因此,建筑工程是一门范围广阔的综合性学科。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显然,建筑工程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与建设工程的范围相比,建筑工程的范围相对为窄,其专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因此也被成为房屋建筑工程。
故此,桥梁、水利枢纽、铁路、港口工程以及不是与房屋建筑相配套的地下隧道等工程均不属于建筑工程范畴。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
中国园林建筑包括宏大的皇家园林和精巧的私家园林,这些建筑将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庭院、廊桥及楹联匾额等精巧布设,使得山石流水处处生情,意境无穷。中国园林的境界大体分为治世境界、神仙境界、自然境界三种。
中国儒学中讲求实际、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重视道德伦理价值和政治意义的思想反映到园林造景上就是治世境界,这一境界多见于皇家园林,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约一半的景点体现了这种境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类别如何划分
建筑工程类别划分:按工业建筑工程、民用建筑工程、构筑物工程、单独土石方工程、桩基础工程、装饰工程分列并分若干类别。
(1)工业建筑工程:指从事物质生产和直接为物质生产服务的建筑工程。一般包括:生产(加工、储运)车间、实验车间、仓库、民用锅炉房和其他生产用建筑物。
(2)民用建筑工程:指直接用于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非生产性建筑物。一般包括:住宅及各类公用建筑工程。
(3)构筑物工程:指与工业或民用建筑配套、或独立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工程。一般包括:烟囱、水塔、仓库、池类等。
(4)单独土石方工程:指建筑物、构筑物、市政设施等基础土石方以外的,且单独编制概预算的土石方工程。包括土石方的挖、填、运等。
(5)桩基础工程:指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不能满足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稳定要求,而采用的一种深基础。主要包括各种现浇和预制混凝土桩及其他桩基。
(6)装饰工程:指建筑物主体结构完成后,在主体结构表面及相关部位进行抹灰、镶贴和铺挂面层等,以达到建筑设计效果的装饰装修工程。
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
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现代的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
具有朴素淡雅的风格,主要以茅草、木材、砖瓦为建筑材料,以木架构为结构方式(柱、梁、枋、檩、椽等构件),按照结构需要的实际大小、形状和间距组合在一起。这种建筑结构方式反映了古代宗法社会结构的清晰、有序和稳定。
由于木质材质制作的梁柱不易形成巨大的内部空间,古代建筑便巧妙地利用外埠自然空间,组成庭院。庭院是建筑的基本单位,它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既是人工的,又是自然的,可以俯植花草树木,仰观风云日月,成为古人“天人合一”观念的又一表现,也体现了中国人既含蓄内向,又开拓进取的民族性格。
古代稍大一些的建筑都是由若干个庭院组成的建筑群,单个建筑物和庭院沿一定走向布置,有主有次,有重点有过渡,成为有层次、有纵深的空间,呈现出一种中国人所追求的整体美和深邃美。
其中宫殿、寺庙一类比较庄严的建筑,往往沿着中轴线一个接一个地纵向布置主要建筑物,两侧对称的布置次要建筑物,布局平衡舒展,引人入胜。
扩展资料:
建造一项工程设施一般要经过勘察、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需要运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土力学、工程力学、工程设计、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工程机械、建筑经济等学科和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领域的知识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力学测试等技术。因此,建筑工程是一门范围广阔的综合性学科。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显然,建筑工程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与建设工程的范围相比,建筑工程的范围相对为窄,其专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因此也被成为房屋建筑工程。
故此,桥梁、水利枢纽、铁路、港口工程以及不是与房屋建筑相配套的地下隧道等工程均不属于建筑工程范畴。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
中国园林建筑包括宏大的皇家园林和精巧的私家园林,这些建筑将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庭院、廊桥及楹联匾额等精巧布设,使得山石流水处处生情,意境无穷。中国园林的境界大体分为治世境界、神仙境界、自然境界三种。
中国儒学中讲求实际、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重视道德伦理价值和政治意义的思想反映到园林造景上就是治世境界,这一境界多见于皇家园林,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约一半的景点体现了这种境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建筑工程
建筑的类别根据什么划分的?建筑的类别根据什么划分的,建筑按使用性
按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分为:
(1)居住建筑
(2)公共建筑
(3)工业建筑
(4)农业建筑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如何划分?
①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②城市的大小和地位、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③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伞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④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⑤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建筑类型如何划分
居住建筑主要是指提供人们日常居住生活使用的建筑物,如住宅、宿舍、公寓等。
公共建筑主要是指提供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建筑物,其中包括:
(1) 行政办公建筑 如机关、企业单位的办公楼等。
(2) 文教建筑如学校、图书馆、文化宫、文化中心等。
(3) 托教建筑 如托儿所、幼儿园等。
(4) 科研建筑 如研究所、科学实验楼等。
(5) 医疗建筑 如医院、诊所、疗养院等。
(6) 商业建筑 如商店、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
(7) 观览建筑 如电影院、剧院、音乐厅、影城、会展中心、展览馆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53330、博物馆等。
(8) 体育建筑 如体育馆、体育场、健身房等。
(9) 旅馆建筑 如旅馆、宾馆、度假村、招待所等。
(10)交通建筑 如航空港、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水路客运站等。
(11)通信广播建筑 如电信楼、广播电视台、邮电局等。
(12)园林建筑 如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亭台楼榭等。
(13)纪念性建筑 如纪念堂、纪念碑、陵园等。
工业建筑主要是指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如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用房、仓储建筑等。
农业建筑主要是指用于农业、牧业生产和加工的建筑,如温室、畜禽饲养场、粮食与饲料加工站、农机修理站等按涂料使用的分散介质分类,按涂料使用的分散介质不同,可将涂料产品分为溶剂型涂料和水性涂料。溶剂型涂料是指完全以有机物为溶剂的涂料(俗称油漆),水性涂料是指完全或主要以水为介质的涂料。水性涂料又可分为乳液型涂料。建筑类别,按使用功能分类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按规模分类为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居住建筑主要是指提供人们日常居住生活使用的建筑物,如住宅、宿舍、公寓等。
公共建筑主要是指提供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建筑物,其中包括:
(1) 行政办公建筑 如机关、企业单位的办公楼等。
(2) 文教建筑如学校、图书馆、文化宫、文化中心等。
(3) 托教建筑 如托儿所、幼儿园等。
(4) 科研建筑 如研究所、科学实验楼等。
(5) 医疗建筑 如医院、诊所、疗养院等。
(6) 商业建筑 如商店、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
(7) 观览建筑 如电影院、剧院、音乐厅、影城、会展中心、展览馆、博物馆等。
(8) 体育建筑 如体育馆、体育场、健身房等。
(9) 旅馆建筑 如旅馆、宾馆、度假村、招待所等。
(10)交通建筑 如航空港、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水路客运站等。
(11)通信广播建筑 如电信楼、广播电视台、邮电局等。
(12)园林建筑 如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亭台楼榭等。
(13)纪念性建筑 如纪念堂、纪念碑、陵园等。
工业建筑主要是指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如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用房、仓储建筑等。
农业建筑主要是指用于农业、牧业生产和加工的建筑,如温室、畜禽饲养场、粮食与饲料加工站、农机修理站等。
按规模分类
大量性建筑
大量性建筑主要是指量大面广、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些建筑,如住宅、学校、商店、医院、中小型办公楼等。
大型性建筑
大型性建筑主要是指建筑规模大、耗资多、影响较大的建筑,与大量性建筑相比,其修建数量有限,但这些建筑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具有代表性,对城市的面貌影响很大,如大型火车站、航空站、大型体育馆、博物馆、大会堂等。
按建筑层数分
1. 低层建筑 指1~2层建筑。
2.多层建筑 指3~6层建筑。
3. 高层建筑指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世界上对高层建筑的界定,各国规定有差异。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规定,民用建筑按层数或高度的分类是按照《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1995)为依据来划分的。简单说,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其他民用建筑均为高层建筑。根据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达成的共识,确定高度100m以上的建筑物为超高层建筑。表1-1列出几个国家对高层建筑高度的有关规定。
高层建筑起始高度划分界限表
>22m(至底层室内地板面)
24.3m
住宅:>50m,其他建筑:>28m
住宅:10层及10层以上
(耐火)等级划分
在建筑设计中,应对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给与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选择结构材料和构造做法上,应根据其性质分别对待。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划分成四级,一级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性质重要的或规模较大的建筑,通常按一、二级耐火等级进行设计;大量性或一般的建筑按二、三级耐火等级设计;次要或临时建筑按建筑四级等级设计。
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能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是为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用小时h表示。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物相应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1—2的规定
建筑分为哪几种类别
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 电力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化工石油工程、矿山工程、通信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航天航空工程、冶炼工程、 铁路工程、农林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 民用建筑分类居住建筑:主要是指提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如住宅、公寓、别墅、宿舍。
公共建筑:主要是指提供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建筑物,其中包括:
行政办公建筑: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楼。
文教建筑:学校、图书馆、文化宫等。
托教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等。
科研建筑:研究所、科学实验楼等。
医疗建筑:医院、门诊部、疗养院等。
商业建筑:商店、商场、购物中心等。
观览建筑:电影院、剧院、购物中心等。
体育建筑:体育馆、体育场、健身房、游泳池等。
旅馆建筑:旅馆、宾馆、招待所等。
交通建筑:航空港、水路客运站、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等。
通讯广播建筑:电信楼、广播电视台、邮电局等。
园林建筑: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亭台楼榭等。
纪念性的建筑:纪念堂、纪念碑、陵园等。
其他建筑类:如监狱、派出所、消防站。以上资料由今朝宜居整理。底层建筑(6层以下),高层建筑(7-12),中高层建筑(13-23),超高层建筑(24层以上),民用建筑按高度和层数分类住宅建筑:一般按层数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国际上,将高层建筑又进行具体分为四类;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小于24m为单层和多层,大于24m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是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中式、欧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