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按时、真实、详细记录,中途发生人员变动,应当办理交接手续,保持施工日记的连续性、完整性。施工日记应由栋号工长记录。施工日志的内容可分为五类:基本内容、工作内容、检验内容、检查内容、其他内容。1、日期、星期、气象、平均温度。平均温度可记为XX℃—XX℃,气象按上午和下午分别记录。2、施工部位。施工部位应将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和轴线、楼层等写清楚。3、出勤人数、操作负责人。出勤人数一定要分工种记录,并记录工人的总人数。3、 有关领导、主管部门或各种检查组对工程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方面的检查意见和决定。4、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提出的技术、质量要求、意见及采纳实施情况。1、隐蔽工程验收情况。应写明隐蔽的内容、楼层、轴线、分项工程、验收人员、验收结论等。2、试块制作情况。应写明试块名称、楼层、轴线、试块组数。3、材料进场、送检情况。应写明批号、数量、生产厂家以及进场材料的验收情况,以后补上送检后的检验结果。1、质量检查情况:当日混凝土浇注及成型、钢筋安装及焊接、砖砌体、模板安拆、抹灰、屋面工程、楼地面工程、装饰工程等的质量检查和处理记录;混凝土养护记录,砂浆、混凝土外加剂掺用量;质量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法,质量事故处理后的效果验证。3、其他检查情况,如文明施工及场容场貌管理情况等。6、施工中涉及到的特殊措施和施工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使用情况。1、书写时一定要字迹工整、清晰,最好用仿宋体或正楷字书写。3、养护记录要详细,应包括养护部位、养护方法、养护次数、养护人员、养护结果等。4、焊接记录也要详细记录,应包括焊接部位、焊接方式(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搭接双面焊、搭接单面焊等)、焊接电流、焊条(剂)牌号及规格、焊接人员、焊接数量、检查结果、检查人员等。5、其他检查记录一定要具体详细,不能泛泛而谈。检查记录记得很详细还可代替施工记录。6、停水、停电一定要记录清楚起止时间,停水、停电时正在进行什么工作,是否造成损失。施工安全日志是从工程开始到竣工,由专职安全员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生产和技术活动的连续不断的详实记录。是项目每天安全施工的真实写照,也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的依据,施工安全日记在整个工程档案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志”的本义是指记载的文字。施工安全日志就是从开工至竣工,每天进行书面记录所形成的一本资料,它记载着施工过程中每天发生的与施工安全有关的有记述价值的事情。只有对施工安全日志的理解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准确地把握施工安全日志的编写思路。(1)施工安全日志是一种记录。它主要记录的是在施工现场已经发生的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安全问题和隐患,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的纪录。(2)施工安全日志是一种证据。它是设备设施是否进行了进场验收、安质人员是否对现场安全隐患进行检查的证明。(3)施工安全日志是工程的记事本,是反映施工安全生产过程的最详尽的第一手资料。它可以准确、真实、细微地反映出施工安全情况。(4)施工安全日志可以起到文件接口的作用,并可以用于追溯出一些其他文件中未能的事情。(5)施工安全日志作为施工企业自留的施工资料,它所记录的因各种原因未能在其他工程文件中显露出来的信息,将来有可能成为判别事情真相的依据。二、日志记载内容施工安全日记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基本内容、施工内容、主要记事(2)施工内容包括了施工的分项名称、层段位置、工作班组、工作人数及进度情况;①巡检(发现安全事故隐患、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情况;②设施用品进场记录(数量、产地、标号、牌号、合格证份数等);⑤违章操作、事故隐患(或未遂事故)发生的原因、处理意见和处理方法;(1)未按时填写,为检查而作资料: 当天发生的事情没有在当天的日志中记载,出现后补现象。有记录人员平时不及时填写安全日志,为了迎接公司或者其他上级部门的检查,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写“回忆录”。在以往某些项目的施工安全日志不难发现,今天已经是六月几日,但往往施工安全日志的填写还停留在五月份中旬,更甚者出现三、四月份的都没有填写。(2)记录简单:没有把当天的天气情况、施工的分项工程名称和简单的施工情况等写清楚,工作班组、工作人数和进度等均没有进行详尽记录。试想一下,连工作的班组和人数都不能清楚,怎能做好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3)内容不齐全不真实:根据施工安全其他资料显示,某种设施用品是在某月某日进场的,但日志上找不到记录;捏造不存在的施工内容,由于施工日志未能及时填写,出现大部分内容空缺,记录者就凭空记录与施工现场不相符的内容。(4)内容有涂改:一般情况下,施工安全日志是不允许有涂改的。(6)部分项目的施工安全日志记录用蓝色圆珠笔甚至铅笔填写。作为施工项目重要资料之一,日志填写应统一使用黑色钢笔及带黑色墨水的中性笔填写。(7)“现场存在隐患及整改措施”(发现安全事故隐患、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一栏记录安全事故隐患,后面应对隐患及时整改消除,填写应闭合。四、施工安全日记的填写要求及注意细节那记载施工安全日志时要注意那方面的问题才能写好要求的内容呢?(1)应抓住事情的关键意思。例如: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严重程度;何时发生的;谁干的;谁领谁干的;谁说的;说什么了;谁决定的;决定了什么;在什么地方(或部位)发生的,要求做什么;要求做多少;要求何时完成;要求谁来完成怎么做;已经做了多少;做得合格不合格等等。只有围绕这些关键意思进行描述,才能记述清楚,才具备可追溯性。
(2)记述要详简得当。该记的事情一定不要漏掉,事情的要点一定要表述清楚,不能写成“大事记”。(3)当天发生的事情应在当天的日志逐日记载,不得后补。(4)记录时间要连续:从开工开始到竣工验收时止,逐日记载不许中断。若工程施工期间有间断,应在日志中加以说明,可在停工最后一天或复工第一天里描述。(5)停水、停电一定要记录清楚起止时间,停水、停电时正在进行什么工作,是否造成经济损失等,是由于哪方面造成的原因,为以后的工期纠纷及变更理赔留有证据。(6)施工安全日志的记录不应是流水帐,要有时间、天气情况、分项部位等记录,其他检查记录一定要具体详细。安全日志是安全员在一天中执行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记录,是分析研究施工安全管理的参考资料,也是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是可追溯检查的最具可靠性和权威性的原始记录之一,认定责任的重要的书证之一。希望各项目安全日志记录人员都能重视施工安全日志的填写,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尽一份力量。1、开工日期,施工勘测资料,工程进度安排及上级有关指示。1)首页填写开工日期,工程进度安排示例:***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完毕,设计文件齐全、施工勘测资料齐全,开工报告报送***监理公司**监理站审批,经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准许开工。工程进度安排:计划基础工程:*月*日~*月*日共**天,主体工程:*月*日~*月*日共**天,砌筑工程:*月*日~*月*日共**天,装饰工程:*月*日~*月*日共**天。2)标准页填写上级有关指示:示例:****备组(******项目、********公司……)**部门下发“关于*****的要求”作业队队长组织全员召开落实会议,要求各部门按上级要求立即组织落实。2、施工组织、人员、机具配备及使用情况(包含水电内容)。示例:今日作业内容:1区基础土方开挖、2区独立基础钢筋绑扎、3区独立基础模板安装、4区独立基础混凝土浇筑、5区一层框架梁板模板拆除、6区脚手架搭设、后台钢筋下料……工作。1)1区土方开挖施工,基坑土方开挖严格按照**号施工图(如有设计变更填写按照**号施工图及**号设计变更施工),严格按照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施工,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方式,参加施工人员:放线员:**人,力工**人,使用机具:320反铲挖掘机一台,铁锹、镐等。2)2区独立基础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严格按照**号施工图(如有设计变更填写按照**号施工图及**号设计变更施工),严格按照技术交底施工,参加施工人员:钢筋工:**人,力工**人,使用机具:采用塔式起重机垂直及水平运输(采用龙门架进行垂直运输)等,机械运转正常。3)3区独立基础模板安装,模板安装严格按照**号施工图(如有设计变更填写按照**号施工图及**号设计变更施工),严格按照技术交底施工,参加施工人员:木工:**人,力工**人,使用机具:采用塔式起重机垂直及水平运输(采用龙门架进行垂直运输)、木工电锯、手锯、手锤等,机械运转正常。4)4区独立基础混凝土浇筑,4区独立基础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施工完毕,经质检员**、技术员**自检完毕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同意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上午(或下午)**时开始进行独立基础混凝土浇筑施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施工,搅拌采用350强制搅拌机、运输采用手推车及龙门架,浇筑采用人工浇筑、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机械振捣,技术员**、质检员**现场监督指导工作,监理工程师**旁站施工,于**时浇筑施工完毕,浇筑过程中留置两组混凝土试块,试块编号:********,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取样送检(送检时成型日期必须与本日期相同)。5)5区一层框架梁板模板拆除,参加施工人员:木工:**人、力工:**人,使用机具:撬棍、手锤等,安全负责人**现场全程监控施工。6)6区脚手架搭设,脚手架搭设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施工,参加施工人员:架工:**人,力工**人,使用机具:扳手、钳子等,安全负责人**现场全程监控施工。7)后台进行基础梁钢筋下料工作,钢筋下料严格按照**号施工图(如有设计变更填写按照**号施工图及**号设计变更施工),严格按照技术交底施工,参加施工人员:钢筋工:**人,力工**人,使用机具: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等,机械运转正常。示例:1)今日完成主要工程数量:钢筋绑扎:**t,模板安装:**m2,混凝土浇筑:**m3(混凝土数量与送试的代表数量必须相同)……等。示例:今日进场钢筋:HRB335 6.5:**吨,……,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取样送检(送试委托日期必须与本日期相同)。**日送检的****试验报告取回,试验结果合格。5、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如变更、施工方法,发现问题及解决方法,事故分析处理等)。示例:今日发现图纸(图号)中*****问题,经与设计单位沟通,设计单位意见:*****,并且形成**号技术联系单。今日巡检中发现**轴/**轴框架柱拆模后出现蜂窝麻面现象,解决方法:**********。6、有关领导在技术方面的建议或决定,监察、监督和上级检查发现问题及处理结果。示例:今日***部门,***领导现场检查指导工作,提出如下问题:………处理结果(次日或隔日填写当日发现问题的处理结果):针对**日***部门,***领导领导现场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已经整改完毕,经技术负责人**检查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示例:今日在现场会议室召开关于***会议,主持人:***,参加人:***,会议内容:(简要叙述即可)详见**号会议纪要。示例:**日因***方面原因,造成现场停水(停电、停工),停水(停电、停工)时间**时**分至**时**分。(若当日未恢复,则可填写,未恢复正常“,次日或隔日再行填写“由于**日***方面原因,造成现场停水(停电、停工)从**时**分开始问题于今日**时**分恢复正常”)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交流分享
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进行自然养护。
但是,《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又规定: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普通混凝土在终凝前养护,防水混凝土却在终凝后养护。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防水混凝土水化反应之后会形成一层憎水膜,正是靠这层憎水膜才起到防水阻水的作用。所以必须等防水混凝土水化反应完全之后,再去洒水养护,这样就不会破坏这层憎水膜,确保防水混凝土起到防水的作用。
对于防水混凝土有一点必须注意:终凝后应立即养护。因为如果养护不及时,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将迅速蒸发,使水泥水化不完全。而水分蒸发会造成毛细管网彼此连通,形成渗水通道,同时混凝土收缩增大,出现龟裂,抗渗性急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抗渗能力。
(1)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8~12h内)开始自然养护。
(2)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龄期为28d,检测其抗压强度。
(3)混凝土浇筑完毕:① 12h内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② 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硅水泥、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不得少于14d。
(4)整体面层施工后,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抗压强度达到5MPa后方准上人行走。
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1)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进行保湿养护。
(2)后浇带至少保留28d,并保持至少15d的湿润养护。
(3)后浇带的防水施工:① 两侧混凝土龄期应达到42d;② 养护时间不少于28d。
(1)大体积混凝土,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
(2)大体积混凝土:当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当采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1)喷射混凝土终凝后2h后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2)气温低于5℃时,不得喷水养护。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交流分享
水利部关于废止《水电新农村电气化规划编制规程》等87项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
2020年第4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我部对现行水利技术标准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复审。经研究,决定废止《水电新农村电气化规划编制规程》等87项水利行业标准,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停止执行。 附件:水利行业标准废止目录水利行业标准废止目录
序号 |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1 | SL 145—2009 | 水电新农村电气化规划编制规程 |
2 | SL/T 147—1995 | 水位测针 |
3 | SL/T 148—1995 | 水文仪器产品质量分等 |
4 | SL 15—2011 | 水利水电专用混凝土泵技术条件 |
5 | SL 152—2011 | 透水板 |
6 | SL 167—2014 | 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 |
7 | SL/T 177—96 | 水库施肥养鱼技术规程 |
8 | SL/T 178—96 | 水库拦库湾养鱼技术规程 |
9 | SL/T 181—1996 |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 中继机 |
10 | SL/T 182—1996 |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 前置通信控制机 |
11 | SL 199—97 |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通信电路设计规定 |
12 | SL 202—2013 | 往复式水下割草机 |
13 | SL/T 217—98 | 水库大银鱼移植增殖技术规程 |
14 | SL 218—98 | 水库渔业营养类型划分标准 |
15 | SL 22—2011 | 农村水电供电区电力发展规划导则 |
16 | SL/T 220—98 | 水中痕量铜、锌、镉、铅的测定—流动注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17 | SL 222—2013 | 农村水电供电区电力系统设计导则 |
18 | SL 237—1999 | 土工试验规程 |
19 | SL/T 241—1999 | 水利水电建设用起重机技术条件 |
20 | SL/T 273.1—2001 | 水中有机物分析方法 痕量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树脂吸附/气相色谱法 |
21 | SL 255—2000 | 泵站技术管理规程 |
22 | SL 271—2001 | 水质 总汞的测定 硼氢化钾还原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23 | SL 294—2003 | 农村水电站开发规划选点导则 |
24 | SL 30—2009 | 水电新农村电气化标准 |
25 | SL 308—2004 | 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 |
26 | SL 312—2005 | 水土保持工程运行技术管理规程 |
27 | SL 322—2013 |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
28 | SL 344—2006 | 水利水电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
29 | SL 35—2011 | 水工金属结构焊工考试规则 |
30 | SL 353—2006 | 沙棘原果汁 |
31 | SL 356—2006 | 小型水电站建设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 |
32 | SL 358—2006 | 农村水电站施工环境保护导则 |
33 | SL 366—2006 |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分子荧光光度法 |
34 | SL 369—2006 | 大坝监测仪器 集线箱 |
35 | SL 370—2006 | 土工试验仪器 环刀 |
36 | SL 371—2006 | 农田水利示范园区建设标准 |
37 | SL 374—2017 | 预冷混凝土片冰库 |
38 | SL 382—2007 | 水利水电工程清污机型式基本参数技术条件 |
39 | SL 417—2016 | 全国水利通信网自动电话编号 |
40 | SL 420—2007 | 水利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标准 |
41 | SL 421—2008 | 斗轮式挖泥船技术条件 |
42 | SL 425—2017 | 水利水电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
43 | SL 434—2008 | 水利信息网建设指南 |
44 | SL 445—2009 | 漏电保护器农村安装运行规程 |
45 | SL 459—2009 | 城市供水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
46 | SL 469—2009 |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编制规程 |
47 | SL 472—2010 | 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规范 |
48 | SL 477—2010 | 水务统计技术规程 |
49 | SL 493—2010 | 沙棘籽油 |
50 | SL 498—2010 | 锥形阀参数、型式与技术条件 |
51 | SL 500—2013 | 水利规划计划项目代码编制规定 |
52 | SL 509—2012 | 灌浆记录仪校验方法 |
53 | SL 522—2010 | 小水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
54 | SL 528—2018 | 小水电电网技术管理规程 |
55 | SL 53—2013 | 小水电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规范 |
56 | SL 538—2011 | 水利信息处理平台技术规定 |
57 | SL 542—2011 | 水利水电建设用门座起重机 |
58 | SL 543—2011 | 水工金属结构术语 |
59 | SL 544—2011 | 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技术导则 |
60 | SL 563—2011 | 水库鱼产力评价标准 |
61 | SL 576—2012 | 水工金属结构铸锻件通用技术条件 |
62 | SL 578—2012 | 湿磨细水泥浆材试验及应用技术规程 |
63 | SL 583—2012 | 泵站计算机监控与信息系统技术导则 |
64 | SL/Z 589—2013 | 水利信息化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指南 |
65 | SL 593—2013 |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效益计算导则 |
66 | SL 594—2013 | 水利水电起重机试验方法 |
67 | SL 598—2012 | 周期式混凝土搅拌楼(站)计量系统校验方法 |
68 | SL 607—2013 | 水利文献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 |
69 | SL 608—2013 | 水利文档分类 |
70 | SL 611—2012 | 防台风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
71 | SL 626—2013 | 小型水电站施工安全规程 |
72 | SL 628—2013 | 水土保持元数据 |
73 | SL 63—94 | 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 |
74 | SL 646—2014 | 爬行式水陆两用清淤机技术规范 |
75 | SL 65—2012 | 浮箱履带式挖掘机技术条件 |
76 | SL 658—2013 | 小水电电网调度规程 |
77 | SL /T 67.1—94 | 微灌灌水器—滴头 |
78 | SL/T 67.2—94 | 微灌灌水器—微灌管、微灌带 |
79 | SL/T 67.3—94 | 微灌灌水器—微喷头 |
80 | SL/T 68—94 | 微灌用筛网过滤器 |
81 | SL 717—2015 |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导则 |
82 | SL 726—2015 | 区域供水规划导则 |
83 | SL 735—2016 | 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编制规程 |
84 | SL 92—1994 | 锑的测定(5—Br—PADAP分光光度法) |
85 | SL 93.1—1994 | 油的测定(重量法) |
86 | SL 93.2—1994 | 油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
87 | SL 95—94 | 水库渔业设施配套规范 |
来源:水利水电资料库
仅作分享交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407113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