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天面出现裂缝渗漏,是住户最大意见的通病,对房屋的耐久性影响最大。认真查清产生此通病的原因,以采取相应措施加于防范,避免以后的钢筋混凝土天面不再出现裂缝渗漏现象,使用户满意。 

造成钢筋混凝土天面出现裂缝渗漏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天面板的负筋没有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中,被运料斗车及施工人员踩弯变形的负力筋铁,没有认真调直及提到正确位置上,使用权板的负力筋没有起到作用,在模板拆除后加上做隔热层的材料堆放不均匀,使板在自重及施工荷载的作用下弯曲变形,梁顶板及墙顶板的混凝土受拉,而板的负力筋铁在中性轴以下,起不到抗拉作用,而使板面拉裂,出现裂缝而渗漏;有的经过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裂缝的。 

二、天面混凝土的质量差,密实度、粘结性差而出现裂缝渗漏。 

1.模板在用到天面进,已经破旧不堪,变形损坏严重,又不新购进模板,制模和模不认真,和好的模板变形大,缝隙大,进行混凝土施工前又不认真塞缝,当混凝土倒在模板上时,水泥浆流失严重,造成混凝土出现严重蜂窝孔洞,粘结性差密实度不好,使混凝土的强度大幅度降低。 

2.天面层和好模板后,由于自来水的水压不够,浇水的人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将模板湿透,混凝土倒在模板上,它的水份马上被模板吸走,使混凝土中的水泥不能充分进行水化作用。在硬化过程中缺乏水分,使混凝土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由于上水困难,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又不能有充足的水进行养护;这样天面混凝土的质量就无法保证。 

3.混凝土材料中的砂、碎石质量存在较大问题。含泥率高,不认真自觉冲洗,冲洗不彻底,会降低混凝土强度;碎石的级配差,有些颗粒较大,砂中含河卵石过多且大,使砂、碎石配料不准确;当碎石较大时又不调整各种材料用量,便会出现水泥浆不足的现象,使混凝土容易出现孔洞蜂窝,无法保证混凝土质量。 

4.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随意改变水灰比。为使做灰的人好做灰随意增加用水量,使混凝土内水分过多,孔隙率增大而影响强度。同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往往过短,水泥没有充足搅拌时间与水起水化作用,搅出来的混凝土稠度低,也会影响它的质量。 

5.由于用残旧模板和梁板模的缝隙大,怕认真捣固振实混凝土时水泥浆流失多,因此,混凝土的密实度差,强度低,抵抗温差变化伸缩能力差而出现裂缝而渗漏……等等。 

三、钢筋混凝土天面直接受到太阳照晒。特别是夏天,日照长、温度高,使混凝土膨胀伸长大。由于板的负力筋的分布筋用的圆钢未弯钩,重迭的长度又不够,混凝土的粘着力又较差,混凝土板在日晒高温膨胀伸长时,分布钢筋起不到抗位作用,往往平行于板的负力筋方向出现裂缝,特别明显的是天面的标板及天沟。由于分布筋未弯钩或者弯钩而搭接长度未按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规定搭接,使混凝土在较高温影响而膨胀伸长时,在分布筋接头处拉裂与负力筋平行方向出现裂缝,造成天沟漏水严重。 

四、各级质量管理部门对天面出现的裂缝渗漏通病,误认为是不可避免的,是无法克服的,因而缺乏认真抓好及采取积极措施加于防范,使这一通病不能很好得到根治。 

五、在和天面板的模板时,未做流水坡度,在倒混凝土时采用中间加厚边沿减厚的做法,使天面混凝土土厚度不一,这样在厚度小的地方就容易出现裂缝。 

六、在天面水泥浆过面前,混凝土基层没有认真清洗,没有先扫水泥浆,未将原有的微小孔隙填充,这样水泥砂浆面层与混凝土基层粘结不好,造成空鼓而开裂、渗水。 

七、天面上做的隔热层,隔热性能差,使天面板的受热膨胀率不能得到控制。 

具体防治措施有如下几点: 

一、要提高认识。天面出现的裂缝渗透的通病,只要认真找出发生裂缝而渗漏的原因,积极认真克服施工中不符合要求的做法,事在人为,只要认真对待,是能够防止此通病发生的。从领导到每个施工人员都重视严格把关,认真按规范、质量标准去做,想尽一切办法,积极认真进行施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是能够办到的。 

二、 应认真制模和模,选好材料,要同首层模板一样去制模和模严格控制板和板之间的缝隙,缝隙可用沥青纸贴好,以保证水泥浆不从缝隙中流失;同时和模应放好流水坡度,按照图纸设计的坡度进行施工。各模完成后清扫干净,要检查验收,确实符合要求后才准进行下一工序的作业。 

三、按照天面钢筋进行钢筋制作绑扎,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钢筋施工。要注意钢筋的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特别是板的负力筋,要放到正确的位置,要用同等标号的混凝土预制块垫好,确保位置准确。同时板的负力筋的分布筋用的数量要保证,切实按设计图的要求放足,同时弯上钩重迭搭接长度按受拉筋的要求放置,目的是天面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膨胀伸长时防止被拉裂出裂缝。天面的标板及天沟的分布筋,一定要这样做。钢筋绑扎就位后,要检查验收,要有验收签证才准进行下一工序的作业。 

四、要认真搭设运料斗车通行的车道板。要架空搭设,不能压在钢筋上,混凝土施工的人员不准在钢筋上面行走,不搭设车道板或搭设不合格的,不准进行混凝土施工,也要有检查验收。 

五、针对天面用水困难要另配水泵将水抽到天面去认真将模板湿透;最好在淋混凝土的头天晚上将模板湿透;在淋混凝土时还要浇水淋模板,使模板不会大量吸入混凝土中的水分,混凝土硬化后的养护期间应认真浇水养护混凝土。 

六、天混凝土要认真震捣,做到密实、平整。混凝土施工中,有钢筋不到位或踩坏的,要有专人负责调整,以保证钢筋到位和有足够的保护层。 

七、确保砂、碎石的质量。要将混凝土材料送质监站的试验室做配合比试验,确实按配合比进行施工。碎石要筛去石粉,要有良好的级配,要保证碎石的质量;用砂也要注意质量,含泥量不能超过规定要求,砂中不能杂有河卵石,各种材料要过秤。要保证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按要求的时间搅拌,要确实按水灰比规定的用水量,不能随意改变用水量。如果砂、碎石的含泥量超过标准要求,要自觉主动地用水冲洗。 

八、天面做水泥浆面层时,应认真清洗混凝土基层,和扫二遍水泥浆(纵、横二个方向),后才做水泥砂浆面层,水泥砂浆按设计要求配料,用水量不能过大,面层要压实抹平,不能有积水现象及空鼓起砂毛病。 

九、天面在竣工验收时,有裂缝渗漏的,要整改好后,才准验收交付使用;发现有裂缝渗漏的,不准验收。质监站的质监员,对天面出现裂缝渗漏的,也要负责任。 

前言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火热发展,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高层建筑也迅速增加。高层建筑内部功能比较复杂,具有火灾隐患多、火势蔓延快、救火及人员疏散难度大等特点。特别是层数多,建筑面积大的高层建筑,情况较普通楼复杂,安全隐患不少,非常容易出现火灾,无论火灾大小,都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火灾无情,且火灾伴随的各类负面效应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危害极大,特别是高层建筑的火灾。2007年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突然着火,属于高层建筑最高火灾;2007年的浙江温州温富大厦发生的火灾,有21人在火海中丢掉生命;2009年2月9日,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的中心大楼工地发生火灾等等。种种惨剧一直在提醒着我们,防范火灾的发生是多么的重要。由于高层建筑楼层高,功能复杂,设备繁多,一旦发生火灾,将给扑救工作和人员疏散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极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就当前消防装备发展来看,要成功的扑救一起高层建筑火灾难度较大。为此,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和高层人员的疏散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1、高层建筑火灾风险特点 1.1 火灾蔓延途径多,极易形成立体火灾 高层建筑中楼梯、电梯井口、风道等较多,消防部门在高层建筑运行的过程中,应加强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检查,正确的处理防火分隔,避免火灾发生时,受浓烟及火势的影响,火势迅速蔓延,形成立体燃烧体现,特别是在星级高档宾馆、大型城市综合楼和学校图书馆等高层建筑,由于可燃物较多,一旦火灾发生,火势将难以控制,迅速向其他空间蔓延,危机人们的生命安全。 1.2 疏散困难,群死群伤易发生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应有专人进行指挥,指导人们按秩序逃生,防止人员到处乱跑,造成消防安全通道堵塞,影响其他人员的疏散。在人员比较集中的地点,由于疏散撤离人员容易造成拥挤甚至踩踏,必须在平时加强消防安全演练,增强每个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火灾发生时采取正确救援方式和自救,避免群伤群死现象的发生。 1.3 结构复杂,火灾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结构复杂,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如果消防设施配置不合理,将会影响救援的时间,再着,高层建筑由于受火灾的影响,很可能将电源线烧断,导致电梯停电,人被困在电梯中,威胁人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对于高层的人员,由于楼层较高,器材较多,等灭火救援人员达到火灾地点时,消防人员的体力将受到影响。火灾长时间不能成功扑救,将产生大量的浓烟,如处理不当将造成人的窒息,同时,增加消防人员的救援难度。由于高层建筑火灾影响范围广,火势较猛,长时间燃烧将造成玻璃、空调辅机等坠落,危机被困人员和救援人员的安全。

 2、抓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几点建议 2.1 强化消防安全责任制 消防安全责任制是高层建筑进行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工作,对施工现场划分清楚消防安全的责任,确保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根据每个人所分配的任务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对于高层建筑的运行管理单位,在了解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防控重点的基础上,做好高层建筑的防火预案,编制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措施。对于不同的建筑工程管理方应建立共同的管理机制,设立专门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对高层建筑的疏散通道、安全通道、消防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并对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提高全体管理人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2.2 强化机制建设 一是要加速推进消防中介机构建设,把建筑审核、消防设施运行保养、消防安全评定纳入专业中介机构负责,实行市场化运作,确保消防法转型期不出现新的先天性火灾隐患。二是要建立消防安全评价体系,根据火灾危险性、消防设施建设和日常安全管理情况综合评定安全等级,出台解决历史遗留隐患的办法,正视现实、客观解决矛盾和问题。三是要推出公共消防安全管理和保障机制。 2.3 强化消防安全监管力度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大事,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必须依法进行监管,提高消防安全监管力度,针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处理,以确保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方面职能得到体现。消防安全部门之间应加强配合,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定期进行专项消防安全治理,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单位禁止进行相关活动。 2.4 强化宣传教育 消防安全教育是加强消防安全宣传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我国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起步较晚,人们对消防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在宣传力度上还存在不足,消防部门应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机制,把消防安全教育深入人心,确保人人懂消防,人人会消防,平时,消防人员应加强消防演练。如有必需可采取文艺义演的形式,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宣传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不但要学会保护自己,而且还要学会保护别人,不被别人伤害,认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加强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高层建筑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确保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无事故发生。 消防安全工作涉及高层建筑的整个施工过程,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现场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现场人员必须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和火灾扑救也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尤其是现代高层建筑火灾的复杂性、艰难性更是我们消防人遇到的新课题。 

3 火灾扑救技术对策

高层建筑的物理环境特殊,如果火灾处置得不好,火灾扑救会变得十分困难。因此,要把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通过加强自主管理,落实火灾救援技术,防火患于未然。

3.1 完备的消防设施

高层建筑必须要具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定时查看报警系统、消防斧、供水泵和消防水管的维护和使用情况。消防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建筑内的固定消防设备,如消火栓、消防水管等。这些器材能有效控制火势、缓解供水紧张、缩短疏散时间。

3.2 确保联络通畅

火灾发生后,高层建筑现场的联络通信较正常通信困难,因为火灾现场无法使用灯光、手语等沟通方法,因此可以采用消防系统车载电台和消防移动通讯指挥车。高层建筑的内部会有很多通信电波到达不了的地方,电梯内可能会有信号屏蔽。现场指挥人员要结合建筑物内部结构特点选择信号干扰少的位置,有效确保内外的信号通畅。

3.3 固定消防设施的改进

建筑设计与预防火宅有着很大的关联,建筑的消防设计完整、合理,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火灾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很多高层建筑的设计不完整,不包括对消防设计的设备,即使有相关设计,也只是敷衍了事,没有引起设计者的重视,设计者只是一味地站在甲方的角度来布局,忽略了对消防安全的考虑,没经过消防审核就投入使用,所以消防设施待改进的地方不少。

3.4 救援攻坚组的启用

攻坚组必须携带好通讯、破拆等相关工具,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攻坚组各个成员都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并随时保持联络,协调一致,在灭火救人的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4 结语

如今的灾害事故越来越严重,处置难度日益增加,高层火灾的扑救变得异常复杂,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一旦火灾发生,由于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较为特殊,使得防火难度增大。所以,在高层建筑灭火工作中,必须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学会结合高层建筑物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与相关火场匹配的扑救对策,提高消防人员的现场应变能力,对装备和技术进行充分的改进和利用,从而有效处理火灾事故,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冲锋陷阵,很好的完成扑灭火灾的任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