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知道山东烟台日照间距:1.88*前楼高度根据不同地区的日照角度规定不同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表最新版

住宅日照间距怎么算?具体点

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

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如居室所需日照时数增加时,其间距就相应加大,或者当建筑朝向不是正南,其间距也有所变化。在坡地上布置房屋,在同样的日照要求下,由于地形坡度和坡向的不同,日照间距也会随之改变。

当建筑平行等高线布置,向阳坡地,坡度越陡,日照间距可以越小;反之,越大。有时,为了争取日照,减少建筑间距,可以将建筑斜交或垂直于等高线布置。

由图可知:tanh=(H-H1)/D,由此得日照间距应为:D=(H-H1)/tanh;

式中:h—太阳高度角

H—前幢房屋檐口至地面高度;

H1—后幢房屋窗台至地面高度。

D—–日照间距

当然也可以根据日照间距系数换算过来。在这里我们设置日照间距系数为L

根据日照间距系数L=D/(H-H1)换算出D=L×(H-H1)

得出:(H-H1)/tanh=L×(H-H1)1/tanh=Ltanh=1/L

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日照间距D=L×(H-H1)

也就是说,得首先得知前幢楼的檐高,才能计算离你家几米建房对自己房间日照有无影响。

另外,还得看日照是否满足大寒日2的日照时长。

扩展资料:

楼间距规定

房屋前后间距:普通小区居住用房可以用:楼高:楼间距=1:1.2比值计算。按照国家规定(设计规范)以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房子底层窗户)为标准。间距是用建筑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a-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

房屋左右间距:多层(4-6层及以下)与多层建筑间距为6米,多层与高层(12层及以上)为9米,高层与高层之间为13米。

楼间距的计算

楼间距(前后距)根据日照间距计算,所谓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小间隔距离。

参考资料:

日照间距-百度百科

住宅的日照时间要求是什么?

以冬至日为日照标准日的,有效日照时间为9时至15时;以大寒日为标准日的,其有效日照时间带为8时至16时。

1、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该日照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有关规定;

2、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能获得同住宅居住空间相等的日照标准;

3、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3h的日照标准;

4、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中小学半数以上的教室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

国家强制性标准国标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994年2月1日起施行)1.0.5条规定了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0.5.4条规定:“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第5.0.2条规定“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震、管线埋设、避免视线干扰等要求确定。”

日照有效时间带是指在日照标准日全天日照的可照时间中符合有效条件的时间段。这个有效条件主要指太阳照射的“量”和“质”。 太阳照射的“量”是以日照时间来衡量的,日照时数越多所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就越多。

太阳照射的“质”主要指太阳辐射强度,一天当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直接辐射最强,紫外线杀菌力也最强;而接近早晨及傍晚的太阳高度角最低,太阳直接辐射最弱,紫外线能量很少,阳光的强度无法满足卫生等方面的要求,因此需要确定一个有效的日照时间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照标准以冬至日为日照标准日的,有效日照时间为9时至15时;以大寒日为标准日的,其有效日照时间带为8时至16时。冬天南极日照24小时,夏天北极日照24小时

全年平均都是一样的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应满足受遮挡居住建筑的居室在大寒日的有效日照不低于二小时,居室是指卧室、起居室;敬老院、老人公寓等特定的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其居住空间不应低于冬至日2小时的日照标准;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应不低于冬至日3小时的日照标准。中小学教学楼的教学用房应不低于冬至日2小时;医院病房楼的病房部分应满足冬至日不低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满足以上日照要求时即视为日照不受影响。高层居住建筑(10层以上)与低、多、高层居住建筑间距,应保证被遮挡的低、多、高层居住建筑至少一个南向居室,在大寒日有效日照内满窗日照时间不少于2小时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表最新版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里关于日照的规定

规划中考虑日照问题,其主要的思想是建筑为人的健康发展服务。日照问题牵涉到一个城市位于的气候区,即太阳的辐射,我国处于北半球,所以大部分建筑选南向;另一个就是建筑的间距也影响日照,不同规模城市,人口集聚度不一样,间距也不同,所以划分标准中有按城市规模来分。

规划设计中考虑日照问题,是依据现实的城市规模(即按照现状的人口规模来确定)来确定。请你想想一个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口规模,那是20年后的设想,你现在做的方案主要是依据现在的城市人口规模。

日照问题请参考本城市或地区关于间距的规定。比如有的地区南北建筑间距有的为1.2H,有的地区为1.0H。新城或旧区都可能标准不一样的。因为城市的建筑密度和历史情况都不同。

希望以上说明对你有帮助。都不是吧,应该是中心城+近郊地区的一共的常驻人口吧。采光并不能够代替日照,采光和日照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通常人们都把采光和日照混为一谈,其实采光是指一个居室只要对外开窗就可以获得的自然光。但是,这不一定说你一定获得了日照,采光以及人工照明是不能够代替日照的。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卧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当通过走廊等间接采光时,应满足通风,安全和私密性的要求。起居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面积不宜小于10平方米。过厅可以间接采光,其面积不宜小于5平方米。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两个获得日照。获得日照要求的居住空间,其日照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关于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规定。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如下标准:大寒日不小于2小时,冬至日不小于1小时。旧区改造可酌情降低,但不宜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计算起点为底层窗台面,离地面高度低于0.50m的窗洞口面积不计入采光面积内。窗洞口上沿距地面高度不宜低于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