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为国家标准;于2014年12月2日发布,自2015年8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分为:总则,术语,医疗工艺设计,选址与总平面,建筑设计,给水排水,消防和污水处理,采暖,通风及空调系统,电气,智能化系统,医用气体系统,蒸汽系统等11章。
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陈少禧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第2.1.2条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交通方便,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三、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六、不应邻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第2.2.1条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三、应保证住院部、手术部、功能检查室、内窥镜室、献血室、教学科研用房等处的环境安静;四、病房楼应获得最佳朝向;第2.2.2条医院出入口不应少于二处,人员出入口不应兼作尸体和废弃物出口。第2.2.3条在门诊部、急诊部入口附近应设车辆停放场地。第2.2.4条太平间、病理解剖室、焚毁炉应设于医院隐蔽处,并应与主体建筑有适当隔离。尸体运送路线应避免出入院路线交叉。第2.2.7条职工住宅不得建在医院基地内;如用地毗连时,必须分隔,另设出入口。第2.2.6条病房的前后间距应满足日照要求,且不宜小于12m一、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二、在门诊、急诊和住院主要入口处,必须有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及雨棚。如设坡道时,坡度不得大于1/10。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二、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1.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16m.三、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第3.1.7条通行推床的室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
医院首层的层高一般多少米
一个常规的医院建筑均存在设备层。为避免设备层计算建筑面积,其层高经常控制在2.6m左右。以一个典型的医院住院楼为例,其楼层层高分布为:一层至三层为医生办公及手术等,层高一般在4.5m左右;四层为设备层,层高为2.6m;上部五层至十二层为病房,层高一般为3.6m。
扩展资料:
医疗部分、供应部分和管理部分,综合医院也是这样,它的组成关系见图1。总平面布置原则是以医疗部分为主,使各部分既联系方便又互不干扰。综合医院有三种基本布局形式:分散式、集中式和半集中式。
分散式是将各部门分别设于独立的建筑物中,以利于通风、采光,但联系不紧凑,占地多,管线长;集中式是将门诊、医疗、住院等和供应、管理各部分集中在一整体建筑物中,联系方便,用地省,管线少,但工程较为复杂。
医疗部分包括门诊部、住院部、急诊部、重点治疗护理单元、手术部、放射科、理疗科、药房、中心消毒供应部、检验科、机能诊断室和血库。在有教学要求的医院,还设有科学研究和临床教学用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医院建筑一个常规的医院建筑均存在设备层。为避免设备层计算建筑面积,其层高经常控制在2.6m左右。以一个典型的医院住院楼为例,其楼层层高分布为:一层至三层为医生办公及手术等,层高一般在4.5m左右;四层为设备层,层高为2.6m;上部五层至十二层为病房,层高一般为3.6m。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第3.1.11条室内净高在自然通风条件下,不应低于下列规定:
一、诊查室2.60m,病房2.80m;
二、医技科室根据需要而定。
但在实际设计中,医院首层的门厅跨二层一般在8m左右。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般是3.5米以上 但不会超过5米的
三级甲等医院建筑规模有什么要求
三级甲等医院(简称“三甲医院”),是依照中国现行《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等的规定而划分的医院等级之一。三级甲等医院在中国是国家特殊医院以外的最高等级的医院。是中国内地对医院实行“三级六等”的划分等级中最高的一级。考核的主要项目包括医疗服务与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技术水平与效率,民营医院也可以参与等级评定。三级医院:(病床数在501张以上)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甲等:按分等评分标准获得超过900分为甲等。医院按其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 一级医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 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 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 企事业单位及集体、个体举办的医院的级别,可比照划定。 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 一般军区总医院都是三甲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