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2480号建议的答复
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产业规划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安排部署,我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2021年,我部启动首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目标,认定60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累计推介144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8756号建议的答复
为提升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整体素质、统筹推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起,我部会同财政部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为乡村产业振兴领头雁,切实发挥其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实施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培训和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面向乡村工匠等技能服务型农民开展培训,有效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2058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2020年6月,农业农村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委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的意见》,争取到2025年,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100万以上,基本实现农业重点县的行政村全覆盖。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进一步规范有序流转,推进促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的政策落实,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0070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2020年6月,农业农村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委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的意见》,争取到2025年,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100万以上,基本实现农业重点县的行政村全覆盖。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进一步规范有序流转,推进促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的政策落实,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0033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下一步,我部将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主线,以内强素质、外强能力为重点,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着力完善基础制度、加强能力建设、深化对接服务、健全指导体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由数量增长向量质并举转变。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的意见》《关于推进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提升农村创业创新水平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出台了一系列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用地用电、人才保障、创业服务、园区建设等扶持政策,帮助返乡入乡人员在乡村投资兴业。
关于印发《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农业农村局:
为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统称“合作社”)财务管理,规范合作社财务行为,保护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合作社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附件: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
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
。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0007号(农业水利类002号)提案的答复摘要
二、关于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持续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强化管理服务和扶持,积极构建高素质农民队伍。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面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全产业链培训,加快构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的通知》,对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素质能力、加快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作出总体部署。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0702号(农业水利类064号)提案的答复
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资源部、海关总署,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保证稳定持续的经费支持
我部高度重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
二、关于构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
目前,已形成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为核心,以复份库、中期库、种质圃和原生境保护点为依托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长期性工作,我们将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原则,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科技支撑和法治保障,加快构建系统完整、科学高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